https://www.amazon.de/Die-Kunst-klugen-Handelns-Durchgehend/
生活的藝術
52個打造美好入生的思考工具
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0682
古老的斯多噶學派也在杜伯里應用的思考工具上,他指出,「斯多噶大部分的思想仍完美適用於當今複雜的21世紀,比方說,為了我們無力影響的事而煩惱,是毫無意義的。又或者,我們不應該太過執迷於某些目標,因為在實現目標的路上,總是會有意外讓我們功虧一簣。尤其重要的是,我們不該把自己想得太過重要──我們遠比自己所相信的要無足輕重,也遠比自己所以為的還要更無知,而死後,我們會比自己所希望的還更快被遺忘。」
生活的藝術
52個打造美好入生的思考工具
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0682
台灣瘋搶衛生紙新聞登上BBC版面,各大專家媒體試圖從中分析群眾的恐慌來源,針對經濟、政治、原物料價格等發表看法,「衛生紙」在網路社群成了熱門討論的話題。當你看到衛生紙漲價的新聞,起身加入搶購的同時,你沒有發現漲價的成本與投入搶購的時間成本差異多大,於是犯下「選擇性盲從」的思考偏誤。你認為自己時刻開啟「理性思考模式」的開關?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以下幾個狀況發生時,你會如何應對?
- 當你進到電影院看電影,過了一小時後再也受不了片子爛到爆,你會繼續看下去還是當場離開?
- 在便利商店排了隊,好不容易輪到你時,有一個人急忙跑來說:「對不起,我只要印五頁,請問能讓我先印嗎?我趕時間。」這時你會如何做?
- 你為了減重,設定了不吃甜食的原則,但遇到久別重逢的好友,你們開心的吃了晚餐,最後一道甜點上桌時,你會堅持不吃?還是保留彈性?
魯爾夫.杜伯里(Rolf Dobelli)繼暢銷書《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向人生提問的藝術》之後,再度出版新作《生活的藝術:52個打造美好人生的思考工具》,該系列作在國內外皆大受好評,這次新書的出版,也讓人好奇杜伯里的新書內容,以及他如何定位這本作品?
避免思考偏誤,做出更好的人生決定
杜伯里說,「系統性的思考偏誤並不會因文化差異而有所不同,不論台灣人、歐洲人、非洲人或美國人都會犯下同樣的思考偏誤。但如果能及早辨認出這些思考陷阱,通常就能做出更好的決定。《生活的藝術》環繞著一個主軸:『我該如何過自己的人生?』只要是聰明人,都會時不時拿這個問題來捫心自問,但只有少數人會專注並嚴加看待。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其實是為了我自己,這本書就囊括了我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答案。其中我也察覺到,對於這個問題,完美的解答並不存在,但幸好有各式各樣的小技巧能幫助我們,我使用的術語『思考工具』(Denk-Werkzeuge)來源於傳奇投資人查理.蒙格(Charles T. Munger)的『心理模型』。我們也可以把它比擬成有52個小工具的瑞士刀,根據不同的情況,選用不同的工具來應對,我在書中所介紹的思考工具也正是如此。」
「我們無法永遠保持理性,系統性的思考偏誤一定會不斷在我們身邊出現,但是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變得更好。最好是每週訂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專注於避免某一種思考偏誤。透過練習,我們總是可以變得更好。」
從錯誤中不斷修正思考模式
這本書試圖將《思考的藝術》及《行為的藝術》中所提及的哲學、心理學實驗引入日常生活中,所以在閱讀的時候如同掉入《全面啟動》的層層夢境般,一再陷入並打破我們原有認知的觀點,也就是不斷在錯誤中修正我們的思考模式。書裡提到源自英國桌球國手、社評人馬修.席德(Matthew Syed)的「黑盒子思考」概念:幾乎沒有哪個行業像航空業那麼嚴肅看待錯誤。在戲劇性地迫降於哈德遜河後,著名的「薩利」機長(Chesley Burnett "Sully" Sullenberger)曾說過:「所有存在於飛航方面的知識,每項規則、每項程序,無不是因為有某人在某處墜機。」每次墜機都讓日後的每次飛行更安全一點。而黑盒子的存在就是為了不斷檢視墜機的因素,並且修正排除。美國知名作家艾力克斯.哈利(Alex Haley)曾說:「如果你不解決現實,現實就會解決你!」
曾讓飛機安全迫降哈里遜河的薩利機長點出:「所有存在於飛航方面的知識,每項規則、每項程序,無不是因為有某人在某處墜機。」(Photo Credit: Sullenberger)
屏除生命中的不利因素,美好人生自然浮現
那麼,「美好人生」如何定義呢?班.史提勒在電影《人生剩利組》將中年魯蛇的內心表露無遺,主角在無法逆轉的時間面前,讓人深刻感受殘酷。一件始料未及的意外事件,會對生活造成重大影響,納西姆.塔雷伯稱此為「黑天鵝效應」。
在面對重大問題來臨之前,也許我們還有機會提早鍛鍊「思考」,如同杜伯里所說的,「美好人生的完美定義並不存在。但如果有哪個人(或他的朋友)的人生糟糕透頂,他肯定對此心知肚明。因此我們可以說,『美好人生』就是『糟糕人生』的對照組,只要那些令人不快的因素能從人生中消失殆盡,美好人生便會自然而然浮現。』
《生活的藝術》中就提到,著名投資家查爾斯.艾利斯(Charles Ellis)也以同樣的原則勸告所有的業餘網球選手。職業網球選手幾乎每球都能打到自己想要的落點,與他們相反,業餘選手卻經常犯錯,若不是掛網、打得太遠或太高,就是打到錯誤的象限裡。職業網球的比賽截然不同於業餘網球,職業選手「贏」分,業餘選手「輸」分。「因此,當你與一位業餘選手比賽時,只要專注於別犯錯。你不妨打得保守一點,刻意穩扎穩打,在比賽中盡量將來回擊球拖久一點。由於對方並非像你一樣刻意穩扎穩打,他所犯的錯將會比你多。在業餘網球中,比賽不是『贏來的』,而是『輸掉的』。不在意有利面,反而是將心思擺在不利面,這是種極具價值的思想工具。」
如同打業餘網球的心法,不在意有利面,反而是將心思擺在不利面,這是種極具價值的思想工具。
古老的斯多噶學派也在杜伯里應用的思考工具上,他指出,「斯多噶大部分的思想仍完美適用於當今複雜的21世紀,比方說,為了我們無力影響的事而煩惱,是毫無意義的。又或者,我們不應該太過執迷於某些目標,因為在實現目標的路上,總是會有意外讓我們功虧一簣。尤其重要的是,我們不該把自己想得太過重要──我們遠比自己所相信的要無足輕重,也遠比自己所以為的還要更無知,而死後,我們會比自己所希望的還更快被遺忘。」
當旋轉的陀螺停止時,系統性思考偏誤也將從你身上遠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