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6

「小黃鴨」 - 莫欺少年窮 做人要謙卑有禮

 90多歲的林亮雖然滿頭白髮,但精神矍鑠。他與見到的人一一握手,面帶微笑,總是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他在南海石門實驗中學「有為大講堂」開講,為學生講述他的奮鬥經歷。

1931年回到南海讀書,1941年到香港就業,改革開放回家鄉創業……林亮從一個「無資金、無從商經驗、無技術」的「三無」人員,到創辦永和集團,成為「小黃鴨之父」,並將「變形金剛」玩具帶入中國。年近九旬,他再次開啟創業模式,只為創新「經典鴨」,樹立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新形象。

賣雜誌看到商機創造「小黃鴨」玩具

「我祖籍是南海黃岐,1931年因為家境不好父母把我送回南海鄉下讀書。」一開講,林亮就說出自己與南海割捨不斷的關係,話音剛落現場就響起了如雷掌聲。

林亮的故事要從一個「窮」字開始說起。他父親沒有讀多少書,到香港之後過著比較拮据的生活。「儘管那時候家裡很窮,但是父母仍然送我回來讀書,因此我對父母真的很感恩。」說著,林亮從包里拿出一本「書」,感慨萬分,「這是很珍貴的一本書,四年級的時候,我媽媽抄寫的,今時今日,我都會偶爾打開看一下,80年了。」

回到香港之後,林亮的父親死於日本人的槍口之下,僅給妻兒留下300元。隨後,林亮和母親回到南海避難,日本投降後,他隻身一人,帶著100元錢,再次來到香港尋找出路。

「當時有人介紹我去飛機場工作,每個月100元,還有介紹去當收銀員,我都拒絕了。」最後,林亮選擇在中環的一個報攤打工賣雜誌。「每天兩元的工資,我為什麼會這樣選擇呢?因為這個工作能讓我不斷學習,也可以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認識更多人,最後還學到了不少英語。」

偶然的一次機會,林亮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了「塑料」這個詞,從文中看到了塑膠行業的商機。後來,他真的進入了塑膠行業,並開創了第一代塑膠「小黃鴨」。當時的香港市面上,到處都是日本玩具的身影,但是都是用合成樹脂做的,易碎。所以經久耐用的「小黃鴨」一推出就大獲豐收,成為了幾代香港人童年的記憶。林亮所在的永新塑膠廠產業也越做也大。

東莞試水成功後在家鄉南海再創業

隨著香港土地、人力等生產成本的上升,以及內地改革開放的推進,不少香港製造業開始向內地轉移,林亮也成為來南海投資的首批港商之一。

其實,早在1949年,他就曾在內地成立利民塑膠廠,後因為對於政策和內地市場不了解而「泡湯」了,所以,再次來內地創業,林亮顯得很謹慎。「我剛開始在東莞辦了一個廠,後來做得不錯又開了一個廠。」林亮說,一開始不來南海是因為還不了解家鄉的情況,但是更多的是不想在家鄉失敗,「怕無顏見江東父老。」

終於,時機到了。1982年10月,林亮在南海投資30萬元,成立了一家玩具製造廠。「剛開始請了42位工人,廠房還很破舊,什麼都沒有。」他說,好在家鄉人支持,政府也支持,他的玩具廠發展得一帆風順。

現在,林亮在大瀝鹽步已經興辦了多家企業。第一家原本只有幾十人的小工廠也已搖身一變成為擁有近兩萬人的大企業。他先後在南海的投資,多達2000多萬美元。

不到20年的時間,他不僅把自己的企業做大了,還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管理和生產人才。「我對待鄉鄰、對待工人都是不分賓主的,希望能培養一些對社會有用的人。」他說著再次提醒學生,「千萬不要小看別人,要心存謙卑,尊重他人。」

此行,林亮還向石門實驗中學捐贈了一萬元的圖書基金,希望學生能通過書本汲取更多知識。其實,一直以來,林亮都在投身社會慈善事業,他在鹽步成立了教育基金,1999年至今已經幫助了3000多個學生。他也是300名貧困學生的資助者。「我將自己辛苦賺到的錢,投入慈善事業,告訴學生們聽,是希望他們能夠常懷感恩之心,做得更好。」

掌聲不時響起。作為志願者的石門實驗中學初一學生馮嘉鼓掌特別賣力。「林亮爺爺講了自己從小學沒畢業到創業成功的故事,可以看出來這個過程很艱難。其實我們在學習中的那些苦累並不算什麼,現在努力,才能有好的基礎在社會上競爭。」她說,演講令人振奮,故事更令人備受鼓舞。

九旬爺爺再出山重塑「經典鴨」形象

年齡從來不是衡量一個人成就的標尺,年齡也從來不是阻礙一個人創新的欄杆。1987年,林亮將「變形金剛」引入內地,得到了「中國變形金剛之父」的稱號。但是,讓他困惑的是,回首自己一直以來的成就,似乎都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的代工廠模式。

於是,幾年前,年近九旬的他,再次推出創業計劃,他把自己的這次創業稱為「90後」創業計劃,並成立了新公司「得以創作」。第一代塑膠玩具「小黃鴨」是他的發明,所以他將「小黃鴨」重新包裝,以「經典鴨」的形式重出江湖,希望通過「小黃鴨」喚起人們的童年記憶,勿忘老一輩工業家們能吃苦、肯拼搏的精神。

「這個手錶裡面都是『經典鴨』,看到了嗎?」林亮將左手上的手錶拿出來,錶盤裡面的日期和星期的背景就是兩隻「經典鴨」的形象,「我們還和珠寶商、食品商合作,以『經典鴨』的形象推出一些產品。」

他希望自己的品牌能夠在中國市場推開,「不說讓全中國的孩子都玩我們的玩具,但希望能夠在一個地區做到最好,也希望中國的市場能夠讓中國創造的產品占據主導地位。」他說,「經典鴨」是幾代港人的記憶,也希望它能讓人想起香港經歷過的辛酸與榮耀。

2015年香港工業總會為林亮頒發了年度「傑出工業家」獎,他的「90後」二次創業計劃也在頒獎的鮮花與掌聲中得到了社會的肯定。現在,永和集團在台灣、東莞、南海、連州以及泰國等地均有下屬工廠。

從「小黃鴨」到「經典鴨」,林亮書寫的不僅是個人的奮鬥史,更是一個民族的實業奮鬥史。

對話

莫欺少年窮做人要謙卑有禮

記者:目前南海的製造業比較發達,作為一個製造業領域的成功者,您在企業內最注重的是什麼?

林亮:我只能算是小小的成功。其實我在企業里最看重的還是「誠、信、勤」三字,就是誠實、守信、勤奮。我相信愚人千慮必有一得。還有一點,就是要懂得感恩,懂得回饋社會。

記者:您在創業時都一帆風順嗎?您覺得自己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林亮:其實我也有遇到困難,但是我覺得都能迎刃而解。比如有一年大年三十我發不出工資,只好深夜和太太出去借錢給工人發工資,由於別人都知道我的為人,很快就借到錢了。至於成功的原因,我覺得主要是要不怕難,要堅持。

記者:您這次來學校開講座,最想對學生說些什麼?

林亮:現在的學生比我那時候幸福,但不管怎樣做人都應該要謙卑有禮,莫欺少年窮。我希望學生不僅僅是聽了個故事,也能從中分析和思考是什麼樣的行為導致了最後的結果,希望他們做得比我更好。

https://kknews.cc/society/4pvl2x.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earch This Blog

About Me

A tiny dust in the uni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