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0

迷倒國際化裙下 驚醒難落地生根 內地尖子歎:香港磨滅理想

(星島日報報道)香港人口老化,勞動人口下降已是不爭事實,政府預期勞動人口將於二○一八年到頂,之後會逐漸萎縮。提高生育率固然是治本之方,但短期內亦要紓緩措施,有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成員認為,吸納內地或海外尖子來港,是最快又最有效的方法。自二○○八年起,特區政府容許非本地畢業生留港一年「搵工」,希望可留住這批精英在港發展,至今已有逾二萬八千人的申請獲批,但當中有多少人願意在香港落地生根?有多少人又選擇飄然遠去?

  二十歲的Justin,來自新疆,本身是內地尖子,原先對香港充滿憧憬期待,豈料來港兩年後竟意興闌珊,甚至偶爾還會後悔當初放棄北大的錄取,特別是剛過去的暑假到北大交流一個月,那濃厚的學術氛圍,非香港所能及。他在香港生活兩年的最大感受是「香港會磨滅人的理想」。記者:林寶怡
  兩年前捨棄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隻身來港入讀理工大學的服裝及紡織系,並獲理大頒發四年全額獎學金。金融與時裝,風馬牛不相及,Justin說,父母一直希望他向商科發展,因為工作穩定之餘,亦較體面,但他最終還是捨北大而選理大,除了因為他對時裝設計的喜愛外,更是緣於五年前來港觀看奧運馬術比賽的驚鴻一瞥,當時他立即被香港的國際化丰姿迷倒,決心要來港讀書闖天下。
  放棄北大取錄有點後悔
  兩年過去,現實的香港生活跟想像有沒有區別?Justin坦言有,尤其中港學生之間,因着成長、教育背景的不同,難免有隔閡或誤會,「首先是一個語言問題,因為我來自北方,我那個廣東話學得比較慢一點,這個比較主要……第二個我覺得是雙方缺乏了解和尊重,因為我覺得在大學,你首先就要學會尊重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因為這是一個開放的空間……然後我覺得我們有時候都會犯一個錯誤,就是會比較以偏概全吧,就是說可能一、兩個內地學生,或者報紙上報道那些內地遊客,有一些不太文明的行為,有人就會把它想像成全部內地學生或是內地人都是這樣」。
  做永久居民想法動搖了
  Justin說,剛來香港時,憧憬日後可留港發展,甚至索性成為香港永久居民,但到今日,這個想法已經開始動搖,偶爾還會後悔當初放棄北大的錄取,「商科的話在香港發展會很好,香港是個金融城市,但我這個學時裝,因為時裝的主流畢竟在西方,在紐約、在倫敦、在巴黎、在米蘭,所以我覺得香港面對的主要還是個零售業吧,像我現在學設計,我不是很想走一條在香港發展的路。」
  事業發展受局限,加上物價高昂、生活節奏急促和住屋問題等,都令Justin卻步,以紅磡為例,一個六、七百呎的單位,租金要近兩萬元,即使三個人分租,每人都要約六千元,對剛畢業的學生而言,絕對是沉重的負擔。他又形容:「我現在還算是個比較理想化的人吧,但我覺得在香港,有時候會磨滅人的理想,因為香港是一個比較商業化的社會,所以很多事情就比較追求現實的利益,然後會讓人變得比較現實」。他坦言,偶爾會後悔當初放棄北大的錄取,尤其剛過去的暑假到北大交流一個月,那濃厚的學術氛圍,非香港所能及。
  連曾經如此迷戀香港的Justin,最後也落得意興闌珊打算離開,究竟如何才能留得住人才在港發展?Justin認為,首先要有不排斥的環境,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都以香港為家,「有時候你會覺得一部分,不管是在校的學生,或是在路上遇到的人,他們好像還是對內地的認識有點偏見,缺乏了解,感覺好像我們香港人不歡迎你們」。足夠的工作機會亦是關鍵,Justin直言香港商業主導,「在其他方面,確實不像內地的工作機會這麼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earch This Blog

About Me

A tiny dust in the uni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