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从写信到万物互联:通信一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古有鸿雁传书和快马加鞭的驿站,今有视频聊天、网络在线办公,各种社交软件丰富着我们的业余生活。站在2018回望过去,通信一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随小小的通信工具感受时代的缩影......
《40秒40年——通信篇》
“奶奶!我媳妇儿生了!”40年间,产房外不知有多少位初为人父的男子喊出过这句话,激动向亲人报喜,而通信工具的变化映射出了时代的变迁,也体现出了人民生活的变化、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飞速发展。
回到70年代
邮递员正在加急为您送信
“从前的日子过得慢,车,马,邮件都慢”的年代,收到一封家书,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总有种迫不及待地拆开阅读的兴奋。
70年代:车马很慢,书信很远
70年代初期的通信方式,有三句玩笑话:“近距离基本靠吼,中距离基本靠腿,远距离得靠写信。”除了单位办公,对普通大众而言写信是最主要的联系方式。
“那时候,思念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你在这头,我在那头。”有信的时候有牵挂。
因为数量稀少,需要到特定地方(邮电局)发送,而且按字数计费,价格较贵,如果不是有急事,一般人不会使用。就算要发,也简练到极致——“家有急事速回。”
寄信得好几天才能到,电报一两天就能到,在当时已是很快捷的通信方式了。
来到80年代
嘟···电话正在接通当中
国家对普通家庭安装电话实施开放政策,从此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可能。
80年代:用公共电话联系你
这个时期常见的是手摇电话机,也就是俗称的转盘式电话。
每次打电话都要像发动拖拉机一样,攥住把柄摇上三五圈,才能和总机接通。告知接通哪里,话务员把线路往对应的孔里一插,双方这才总算是接上了头。
由于安装及通话的费用昂贵,只有在城市,经济条件极好的家庭中才可能见到,大家更习惯去的是公共电话亭。
进入90年代
哔哔···您收到一条信息
90年代,上海开通国内第一家寻呼台,“大哥大”移动电话也在90年代初闯入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了即时通信,大大加速了生活便利及联络速度。
90年代:有事儿call我
BP机的诞生将人们带入“传呼时代”,许多人腰间多了个黑色的配饰,“有事call我!”成了当时的流行语。
那时带着BP机比戴项链还神气。别个夹子,把链子挂在腰间,就希望有人呼。机子一响,信息来了,马上就找座机回复。
来到00年代
喂···正在为您转播语音信箱
2000年后,随着黑白屏数字手机的出现,由于其价格相对亲民、携带方便且增加了功能,逐步取代了“大哥大”正式进入到百姓的生活中,移动电话的使用人群进一步扩大。
00年代:从手机窥见世界
BP机逐渐被淘汰,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家里的固定电话静静地落了灰。
来到2018年
嘿···快接视频电话呀
如今,各类手机频频亮相,智能型手机快速普及城乡。与此同时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QQ、微信等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特别是视频聊天,即使是远在天涯也能近似咫尺的交流。
2018年:万物互联
我们的通信不再限于打电话,手机也不仅是联络工具,动动手指就能点餐、付费、排队、就医、旅游、工作……
智能手机颠覆了人们对通信科技的认识,通信设备的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原标题:《从写信到华为Mate20,我们用了40年! | 40秒40年》
来源: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自青年观察家(ID:shouduxiaomei整理编辑:张浩祯)
校审|王小鲲、吴 笛
编辑|葛 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