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6

張五常3招難救中國經濟

信報財經新聞   高天佑tyko@hkej.com
 
中國經濟險阻重重,增長前景舉世關注,就連80歲高齡的「港產經濟大師」張五常也久休復出,日前在廣東中山大學發表題為〈2016中國經濟怎麼看〉的演講。張五常直指中國經濟現時深陷危機,並提出三個方法拆解。儘管這三招都有點天馬行空,不太可能實現,卻切實地反映了中國經濟目前的困境。

《新勞動法》趕絕製造業
首先,張五常「自爆」他現時仍在江蘇崑山經營一家拋光蠟工廠,生產他父親從前發明的、他認為「到今天還是最好」的拋光蠟。他表示,該工廠近年連年蝕錢,但他仍堅持經營,只因「不希望父親發明的蠟在我有生之年消失」。
憑親身「做廠」經歷,張五常狠批內地自2008年起實施的《新勞動法》,認定是中國製造業今天深陷困境的元兇,因為大幅增加了經營成本,並削弱了勞方與資方制訂合約的靈活性,所以現在「做廠真的非常難,能夠做廠而賺錢的人非常厲害」。
張五常所講的並非誇張,在《新勞動法》之下,「六險兩金」等額外勞工成本,已相當於工人「落袋」工資的接近八成;假設一個工人實際月薪為4000元(人民幣.下同),企業要額外為他繳付3200元「六險兩金」,令總成本達7200元。舉例說,現時香港打工仔和老闆合計的強積金供款相當於10%工資,若這比率調升至80%,可想像對企業有多大衝擊。正因如此,全球最大鞋廠、台資的寶成也難抵成本大增,正逐步撤出中國,改為在東南亞設廠,其他撤走或結業的中小型廠商更不計其數。
張五常建議,中國應仿效英國引入「合約退出」(opt-out)制度,即容許勞資雙方在自願情況下,一定程度地自訂合約。例如工人寧可「實收」5000元,而減少享受部分「六險兩金」,這也有助勞方降低成本。當然,這道小門一開,大部分企業和工人都會選擇自訂合約,變相廢掉《新勞動法》武功,故在政治上的可行機會微乎其微。

倡暫緩人民幣國際化
其次,中國經濟令人憂慮的另一現象,在於資金劇烈外流,同時人民幣滙價急貶。張五常認為,這種波動是人民幣「打出去」(國際化)的衍生作用,但當局未做好應對工夫,機制設計亦欠完善,「不僅外面可以把人民幣搞得一塌糊塗,會把中國的經濟問題也搞不定,所以中國貨幣是很嚴重的問題。」
他的建議分為兩部分,首先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緩一緩,暫時不要急着出去,務求穩定局面;然後不要把人民幣掛鈎美元或一籃子貨幣,改為掛鈎「一籃子物品」(如石油、黃金等),藉以長遠穩定滙價。這兩點都不易實行,前者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形容,人民幣國際化「開弓沒有回頭箭」;後者則是張五常一貫的「貨幣定錨論」之老調重彈,但目前尚無一個主要經濟體採取這種創新做法。
最後,張五常語出驚人,直言中國經濟陷困境的另一主因是肅貪,皆因他向來覺得貪污腐敗是中國整個改革開放制度的一部分,也是經濟效率得以突飛猛進的原因(他此前形容貪腐為釋放中國生產力的「潤滑劑」)。故他強調,中國若要肅貪,便應改革整個制度,包括真正「簡政放權」,以及為官員提供高薪和獎金,作為鼓勵他們勤政辦事的誘因。

肅貪須同時「簡政放權」
但他指出,中國目前未有改革整個制度,卻只是想從制度中拿走貪腐這部分,注定是行不通,只會造成現時的官員怠政、不作為(這點連總理李克強也承認,筆者去年3月寫過〈李克強拆解「打虎後遺症」〉,然而現在看來,這種後遺症仍未成功拆解),並拖累整個經濟運行效率。張五常言下之意,即中國若未能一下子改革整個制度,便應暫緩肅貪打老虎的力度。毫無疑問,這是「政治不正確」、不太可能實現的想法。
綜上所述,可見張五常寶刀未老,一針見血地點出了中國經濟的困境。可惜時光不會倒流,現在不是他陪同佛利民訪問北京、拜會趙紫陽總理的八十年代,中國經濟藍圖也不再是可供揮灑規劃的一張白紙。眼下的情況盤根錯節,看到問題所在跟成功拆解是兩回事。無論如何,張五常點出的製造業成本、人民幣穩定及政府改革效率這三方面,確實是判斷中國經濟前景的重要指標,值得投資者密切注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earch This Blog

About Me

A tiny dust in the uni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