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後,
記憶澳門傳統節慶續有觀音開庫,
耶蘇出聖像,
土地誕等.
昨晚經過雀仔園,
剛巧在演出傳統粵劇慶祝土地公誕.
窄狹的橫街,
堆滿長者及街坊.
舞臺上表演者粉墨登臺,
衣飾華麗,
功架十足,
又帶起我的往日回憶.
祖父母及母親鐘意看粵劇,
少時,
會跟他們去現時十六埔的內港,
那兒有泊岸的皇宮賭船,
有中式酒樓,
有粵劇表演及下午茶.
他們欣賞粵劇大戲,
我嘗我的美食.
那時,
只是欣賞漂亮的衣飾,
全不懂劇的內容.
長大後,
只知母親會和朋友去永樂,
土地公誕去雀仔園,譚公廟誕去路環看粵劇.
我也沒接觸那藝術.
反而是在大學選修當代舞課時,
要提交報告,
沒有任何頭緒下,
選了研究粵劇,
那時沒有互聯網的方便,
在圖書館都下了不少功夫.
又是那些年的日子!
昨晚在雀仔園看見的場面,
雖然都算旺場,
但與往昔記憶中的捧場觀眾數量,
真是有不是主流藝術的感覺,
傳承是重要的.
記憶澳門傳統節慶續有觀音開庫,
耶蘇出聖像,
土地誕等.
昨晚經過雀仔園,
剛巧在演出傳統粵劇慶祝土地公誕.
窄狹的橫街,
堆滿長者及街坊.
舞臺上表演者粉墨登臺,
衣飾華麗,
功架十足,
又帶起我的往日回憶.
祖父母及母親鐘意看粵劇,
少時,
會跟他們去現時十六埔的內港,
那兒有泊岸的皇宮賭船,
有中式酒樓,
有粵劇表演及下午茶.
他們欣賞粵劇大戲,
我嘗我的美食.
那時,
只是欣賞漂亮的衣飾,
全不懂劇的內容.
長大後,
只知母親會和朋友去永樂,
土地公誕去雀仔園,譚公廟誕去路環看粵劇.
我也沒接觸那藝術.
反而是在大學選修當代舞課時,
要提交報告,
沒有任何頭緒下,
選了研究粵劇,
那時沒有互聯網的方便,
在圖書館都下了不少功夫.
又是那些年的日子!
昨晚在雀仔園看見的場面,
雖然都算旺場,
但與往昔記憶中的捧場觀眾數量,
真是有不是主流藝術的感覺,
傳承是重要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