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05:10
【明報專訊】今年是張愛玲逝世15周年及90歲冥誕,其文學遺產執行人宋以朗昨日公布張愛玲首部英文小說The Fall of the Pagoda(《雷峰塔》)正式全球發行。宋表示,此書描繪了張愛玲的童年往事,與《小團圓》互相對照。張於1960年代在美國寫成此書後,當地出版界認為沒有市場,故擱置計劃,數百頁文檔封塵47年,最終經反覆閱讀及整理後「找不到不出版的理由」,交由香港大學出版社圓了張愛玲的心願。
《雷峰塔》初版發行2500冊,另一本描寫其在香港大學讀書回憶的英語小說《易經》亦出版,兩本書在9月會同時推出中文譯本。宋以朗表示,正主編及計劃出版《張愛玲思語錄》,包括她在港時與母親的交流點滴及語錄出處,約10萬字,出版日期未定。來年則推出張愛玲書信全集,讓更多華人了解這位傳奇女作家創作心路歷程。
《易經》回憶港大讀書
杭州的雷峰塔,早因《白蛇傳》纏綿愛情故事流傳得家喻戶曉,但歷經北宋和南宋後,到明清時早已千瘡百孔,終於在民國時完全崩塌。宋以朗說,張愛玲以此建築為書名,寓意她童年時社會動盪,溥儀退位,清朝滅亡,西方思想逐步衝擊中國社會,舊制開始崩壞,「張愛玲的父親熟讀四書五經,抽鴉片,但愛研究洋車,其母親小時要紮腳,但長大後曾到瑞士 滑雪及去地中海游泳,其家庭正正面對中西思想的衝擊」,書中多記載張愛玲由4歲至18歲的回憶,特別以她與女傭 何干(Dry Ho)的關係最為感人。
與女傭關係最感人
張曾在《私語》一文中,談到她小時候帶她的女傭何干。在新書中,女傭英文名為Dry Ho,每當張遇上低潮時,對方永遠是張愛玲的避風港。宋以朗說,若《小團圓》是張愛玲的感情自白,《雷峰塔》則補充了她的童年及親情看法。此外,張愛玲的文學地位崇高,此英文書包含了豐富的中國文化詞彙,可令西方讀者多了解中國文化。張愛玲在1963年為該書尋找出版機會時,因當時未能迎合主流市場,到處碰壁。
當年美國出版碰壁
宋以朗昨日亦帶來父親宋淇和母親鄺文美與張愛玲的書信內容。他指出,1963年,身在美國的張愛玲需要掙錢生活,所以想到寫英文小說,取材自己最熟悉的事情,即其童年往事。張當年寫信給其父母時,曾指經紀人Mrs. Rodell仍在把它東投西投,一直回說沒有銷路,「張愛玲從沒放棄過出版此書,故我找不到不出版的理由」。
明報記者 彭碧珊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415/4/hisd.html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