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2

陳茂波感恩首探美國契爺 童年家困 每月獲捐助7美元

(明報)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 05:10

【明報專訊】會計師公會前主席陳茂波 處理過的財務報表,涉款以億元計算,但真正改變其一生的,其實是年幼時每月收到的7美元 捐助。1960年代,陳茂波家住木屋區,透過國際培幼會,他認識了美國 的「契爺」,「契爺」每月會寄給他7美元(56港元),又不時寫信問候其近况。30多年後,陳茂波為了答謝契爺,今年暑假帶同妻女首次前往探望,彼此相聚3天,恍如隔世。

童年住木屋 新年遇火災

現居跑馬地豪宅的陳茂波,60年代一家八口住在石硤尾附近的木屋區,衛生條件惡劣,更不時發生火災,「試過新年到親友家拜年,回家見到木屋燒光,那時候『唔識死』,第二日就跟朋友返去,在燒焦的雜物堆中找零錢。」當時他大約6歲,物質困乏但快樂,有天父母帶他去培幼會,「當時我不知道發生何事,但收到一封英文信,不懂看,信裏還有一幀軍人照,好威風!父母說那就是我的契爺。」

契爺透過培幼會助養港孩

契爺名叫Mr. Brown,當時是美軍中尉,原本想透過國際培幼會助養中國小孩,適逢60年代冷戰時期,協會在中國助養項目受限制,建議他改為助養香港孩子,結果就遇上陳茂波,而像陳茂波一樣的本地孩子,總共有12,000個。「機緣巧合識到契爺,實在非常幸運。我人生第一隻手表就是契爺送的,不過有次木屋區大火,手表燒毁了,很心痛呢。」

小學考包尾 轉校後成績大躍進

陳茂波說,小學時經常考包尾,發夢只想做足球明星,父母為他學業著想而轉校,令他認識到一班志同道合的同學,成績亦突飛猛進。最後,他以優異的中學成績入讀中大修讀商科,眼見同年的朋友有的當了巴士司機,有的就開的士,際遇大不相同。

培幼會撤走 與契爺失聯絡

契爺當年除了給陳茂波每月捐助,亦會寫信關心其近况,但年幼的陳茂波不懂英文,父母也看不懂,要交由培幼會的職員翻譯解釋。他說,養父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刻出現,得到對方支持才可渡過難關,一直想向他表達謝意,但國際培幼會自1973年撤出香港後,就幾乎跟對方失去聯絡。直至去年,協會重新在港設立辦事處,他知道後第一時間聯絡協會打聽養父下落,「後來我冒昧寫電郵問候契爺,說曾受他助養,很想感謝他……以為他未必記得我,怎料他回覆說記得,因為我是他第一個捐助的兒童。」

卅年初見 心情激動

為了親自答謝養父,今年暑假他帶同妻女到訪美國3天,特別買了兩條富有中國特色的頸巾送給養父母。他說﹕「初次見到契爺,好激動,我跟他互相擁抱,那一刻感覺很實在。他很熱情,招待我們入住他的家。頭一天養母更親自準備家鄉菜款待我們。」陳茂波說,養父與妻子育有5名子女,年輕時家境不算富裕,但依然盡力去幫助有需要的小孩,值得敬佩。養父退休後擔任美國國防部顧問,仍然精力十足,而養父得知他順道為女兒尋找心水大學,特別向他介紹當地大學資料。

養父啟發 延續助養精神

現時育有一子一女的陳茂波,受養父啟發,自己亦助養了數名生活在貧困地區的小童,「花去的錢不是很多,但不要忘記,此刻小小的幫助,那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的。」他教育其子女,使他們自小養成儲蓄習慣,並建議他們日後工作可將收入分成3部分,自訂各部分比例,第一部分是為生活所需,第二是防患未然,第三則是參與慈善活動,挑選一些慈善項目,如環保、兒童支援項目等,「助人自助,才能活出生命的火花」。

明報記者 彭碧珊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earch This Blog

About Me

A tiny dust in the uni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