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ackm.hk/image/c/publications/articles/f8.pdf
老子的《道德經》成為二千多年前,短短五千言,給後世留下了豐富的哲理,可以開啟我們的智慧
。
《道德經》除了講敘了天地變化的玄機及宇宙運行的奧秘,亦傳授處世的方略及人事的進退之術。在日本,《道德經》已成為企業管理者的案頭藏書,用以指導企業的經營和管理。
老子說:「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就是說
,古代善於遵道行事的人(即理想的行道者),他們行道的方法非常玄妙,又能變通,其道理高深莫測,不容易為人所認識。「夫唯不可識,故誤為了客。」正因為不可認識,只能勉強來形容及描述之。在世界不斷變化的環境中,領袖的角色越來越重。企業宣稱要培養領導人物,國家需要新的領導人,以拯救經濟危機,政黨需要領導人,以進行變革。任何有組織性的活動,領袖或領導人被視為成敗的關鍵物。
如果領袖如此重要,接下去的重要問題是:領袖應該如何發揮領導力?
領導力就是領導及統御他人之能力,這種能力既微妙而又要變通的,無形象可言,無蹤跡可尋,深不可測,善於領導他人的領袖,就能發揮其影響力,受人尊敬、信賴及追隨,是一種高深莫測的學問。
由於深不可測,我們只有從領袖的行為與風範來描述和探討
,稱之為領袖的行為模式。
老子用七種行為準則來描述一個成功的領袖:
一、 凡事謹慎
「豫兮,若涉大川。」即是說,重視開端而豫有準備,就像嚴冬淌過大河之險,需要摸清河水淺,需要備足過河之工具。
一個將領的決策,可以左右軍隊的存亡,而企業主管的決策
,亦可左右企業的存。因為,成功的領袖在任何重大事情上
,都不可以輕舉妄動,要有充份準備,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孫子兵法開始的第一句便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二、 深思熟慮
「猶兮,若畏四鄰」即是說,凡事要疑慮謀劃,就像畏懼四面而來的威脅。成功的領袖,凡事深思熟慮,充份重視他人的態度與意見,並不會貿然行事。在了解別人意見的過程中,似乎表現得畏縮,但實際上是謹慎領袖凡事謹慎,深思熟慮,就可以把風險都考慮清楚,以免陷入絕境。
三、 恭敬莊重
「儼兮,其若客」即是說,處事要恭敬莊重,像做客人一樣要大方、慎言、專注、恭敬及莊重。領袖的行為直接影響下屬的態度,一個好的領袖,必須要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要處事恭敬莊重,待人接物都要表現出禮讓謙謹的風範,才能得到下屬的愛戴。所以,成功的領袖,都能夠以身作則,使下屬全力投入及達成他們的共同目標。
四、 溫和融洽
「渙兮,若冰之將釋」即是說,內心溫和融洽,就像冰凌的自然融化一樣。領袖的行為與風格,是內心世界對外顯示的投影。領袖為人愈是柔和,沒有架子,內心溫和自如,就愈能成功。失敗者往往妄大自尊,剛愎自用,容易與人發生衝突。溫和融洽的領袖,使人如沐春風,很容易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五、 溫和自如
「渙兮,若冰之將釋」即是說,他溫和自如就像春天裡冰雪融化一樣的自然,絕不強求和執著。
六、 淳厚樸實
「敦兮,其若樸」即是說,他體現著一種渾然無欺的誠實
,就像未經雕琢的原木。領袖與他人的關係,是建立在誠信之上,如果失去誠信,這種關係就會破裂。淳厚樸實,就是以真誠的心來對待他人,並且要盡心、盡性及盡意地履行自己的義務,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這是一種與人相處的情商智力,動機與行為,並不是金錢與利益。
七、 豁達開朗
「曠兮,其若谷」即是說,他豁達開朗,就像空曠的山谷一樣。領袖要有容人之量,不與人斤斤計較,凡事存寛容之心
,才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美國著名演講家卡內基說
:「如果你將對方視為重要人物並以誠相待,就算對方是你的敵人,最後也會變成你的朋友。」所以老子主張順應自然,不須強求,不須渴望,不須執迷,不須妄想,凡事要豁達開朗。
八、 渾厚深沉
「渾兮,其若濁」即是說,他渾厚深沉,內心如明鏡,但外表卻像活水一樣的混濁。領袖不能鋒芒畢露,要大智若拙,大勇若怯,與人交往,深藏不露,才能減少別人的嫉忌。不炫耀自己,藏得巧妙,才能先發制人,出其不意。老子提倡「無為」、「不言」的態度,正是渾厚深沉的處世態度。在這個不斷變遷的世界裡,萬物變化錯綜繁複,就像在混濁中滾動的水很容易使我們迷失方向。因而感到困頓。但是,在複雜的世界中,其實存在看一些簡單的規律。老子特別提出兩個基本規律,作為領袖的思考方法:
1. 「濁之以止,靜之徐清」即是在混濁亂中平靜下來
,使身心清靜如水;
2. 「安之以久,動之徐生」即是在要定祥和中長久守持
,使心平氣和徐徐而生。
能夠按照這二條規律做事的領袖,就可以保持謙虛而不自滿
,才會不驕不躁,心明如鏡,等到時機成熟時,再有條不紊地行動,由於能夠保持謙虛而不自滿,領袖才有很大上升空間,使自己能夠不斷更新發展。所以,老子說「保此道者
,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