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oupchina.com.hk/zh/general-interest/humanities/archives/2012/10_yinghua
https://www.ylib.com/author/don/file.htm
《英華沉浮錄》六卷是董橋 1995 至 1997 年在《明報》的專欄文字。這六卷本依內容分集,於每篇文末加上原來寫作的日期。
作者說他相信語言文字與時並進。新詞彙、新句法反映新事物、新情景,只要自成合理的新意,當可豐富語文的內涵;相信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承載文化之餘,往往也會傾覆文化。文化認識的深淺雅俗,決定語文境界之高下清濁。
這些文章曾引起香港朝野的注意,連上海的報紙也在陸續選刊。作者希望在安裝了空調設備的現代書房裏,依然會有一盞傳統的明燈照亮文稿。新和舊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多少前朝舊宅的深深庭院裏,處處是花葉掩映的古樹。
https://yvonnefrank.wordpress.com/2010/07/18/%E8%88%8A%E6%96%87%EF%BC%9A%E8%AE%80%E8%91%A3%E6%A9%8B%E3%80%8A%E8%8B%B1%E8%8F%AF%E6%B2%89%E6%B5%AE%E9%8C%84%E3%80%8B%E7%AC%AC%E4%B8%80%E3%80%81%E4%BA%8C%E5%8D%B7/
https://www.ylib.com/author/don/file.htm
《英華沉浮錄》六卷是董橋 1995 至 1997 年在《明報》的專欄文字。這六卷本依內容分集,於每篇文末加上原來寫作的日期。
作者說他相信語言文字與時並進。新詞彙、新句法反映新事物、新情景,只要自成合理的新意,當可豐富語文的內涵;相信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承載文化之餘,往往也會傾覆文化。文化認識的深淺雅俗,決定語文境界之高下清濁。
這些文章曾引起香港朝野的注意,連上海的報紙也在陸續選刊。作者希望在安裝了空調設備的現代書房裏,依然會有一盞傳統的明燈照亮文稿。新和舊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多少前朝舊宅的深深庭院裏,處處是花葉掩映的古樹。
作者簡介
董橋,先後曾任《明報》總編輯,《讀者文摘》總編輯,《明報月刊》總編輯,香港美國新聞處「今日世界」叢書部編輯。現任《蘋果日報》社長。
在「對的時間」讀到一本「對的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