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時學過的一首詩,那時不什領略意境,現在卻覺得這是一首很有意思的古詩.
轉載:
【明報專訊】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與父親蘇洵、弟蘇轍皆有文名,人稱「三蘇」。蘇軾詞氣豪邁,是豪放詞派開創者,也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詩、詞、散文上均有傑出成就,書法、繪畫、音樂方面造詣亦高,是中國藝術史上罕見通才。
蘇軾當過翰林學士、禮部尚書等顯赫官職,但仕途坎坷。他因「烏台詩案」被誣入獄,險遭殺害。後來屢遭貶官或流放,一度流放到荒遠的儋州(今海南島)。
烏台詩案發生於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是蘇軾政治生涯的重大轉折。「烏台」即御史台,負責檢察百官。當時蘇軾不滿王安石變法,撰詩文諷新法,御史台官員尋摘蘇軾詩句羅織罪名,指他誹謗朝政,將他逮捕入獄,欲置死。後經許多有名望人士出面力挽,蘇軾才獲釋,改謫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團練副使(地方自衛隊副官)。
詞風豪邁 灑脫面對起伏
《定風波》寫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是蘇軾貶謫黃州後的第三年,剛經歷人生跌宕,他抱著怎樣的心境?《定風波》描述作者前往沙湖途上遇雨,遂借景寄意,指既然身處風雨中,與其狼狽閃躲,何不乾脆舒徐行步,豁達吟嘯?風雨歇了,夕陽相照,回顧走過的那片風雨蕭瑟的道路,人間興衰起伏、順逆得失,也不過是自然界陰晴圓缺的一部分,毋須牽掛,心之逍遙,超越晴雨。
蘇軾一生研佛,自號「東坡居士」(居士即在家修行的佛家弟子),亦對道家恬淡無為學說深感興趣。正是佛道思想令他在霜寒中能灑脫自若、隨遇而安,寫出一首首豪放曠逸作品,在傳統花間詞風外別立一宗。.
轉載:
【明報專訊】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與父親蘇洵、弟蘇轍皆有文名,人稱「三蘇」。蘇軾詞氣豪邁,是豪放詞派開創者,也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詩、詞、散文上均有傑出成就,書法、繪畫、音樂方面造詣亦高,是中國藝術史上罕見通才。
蘇軾當過翰林學士、禮部尚書等顯赫官職,但仕途坎坷。他因「烏台詩案」被誣入獄,險遭殺害。後來屢遭貶官或流放,一度流放到荒遠的儋州(今海南島)。
烏台詩案發生於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是蘇軾政治生涯的重大轉折。「烏台」即御史台,負責檢察百官。當時蘇軾不滿王安石變法,撰詩文諷新法,御史台官員尋摘蘇軾詩句羅織罪名,指他誹謗朝政,將他逮捕入獄,欲置死。後經許多有名望人士出面力挽,蘇軾才獲釋,改謫黃州(今湖北省黃岡縣)團練副使(地方自衛隊副官)。
詞風豪邁 灑脫面對起伏
《定風波》寫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是蘇軾貶謫黃州後的第三年,剛經歷人生跌宕,他抱著怎樣的心境?《定風波》描述作者前往沙湖途上遇雨,遂借景寄意,指既然身處風雨中,與其狼狽閃躲,何不乾脆舒徐行步,豁達吟嘯?風雨歇了,夕陽相照,回顧走過的那片風雨蕭瑟的道路,人間興衰起伏、順逆得失,也不過是自然界陰晴圓缺的一部分,毋須牽掛,心之逍遙,超越晴雨。
蘇軾一生研佛,自號「東坡居士」(居士即在家修行的佛家弟子),亦對道家恬淡無為學說深感興趣。正是佛道思想令他在霜寒中能灑脫自若、隨遇而安,寫出一首首豪放曠逸作品,在傳統花間詞風外別立一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