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
着社會生活節奏逐漸加快,人們的生活壓力與日俱增。據研究表明,長期生活在高心理壓力的環境下,多會影響人的免疫系統、激素分泌紊亂,甚至引發心腦血管疾
病,進而威脅生命健康。因此,研究如何控制生活中的不良情緒、消除心理壓力是養生、保健之重要環節。筆者參考中西家庭醫生的建議並研究宗教、哲學方面的
啟示,綜合起來有如下方法減緩心理壓力:
首先,生活應有規律。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晨早起床便可選擇適合自己、量力而行的運動,藉此呼吸新鮮空氣;晚飯後散步20分鐘,既有助消化,又能緩解日常工作的疲勞;睡前或聽些輕柔的音樂以放鬆身心,或靜坐、冥想以助睡眠。有宗教信仰的朋友也可以靜禱,以平復心情。勞逸結合 平安喜樂
其次,生活應講究有張有弛。有道是:「人活八分飽,花開九分艷」, 這要我們凡事不要做得太「滿」,要為自己留餘地,工作、休息應勞逸結合,才能平安喜樂、身體強健。利用周末及假日可與家人、朋友相約到山頂或海灣等風景優 美的地方走走。既能欣賞自然風光、汲取自然能量,又能與親朋共聚、紓緩壓力。如條件許可,每年都應外出旅遊,以感受世界之廣博,開闊眼界、轉換心情。
再次,生活應培養情趣、愛好。許多著名書法家、書畫家大多以高齡壽終,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壽高八旬,近代有畫家齊白石、何香凝皆年逾九十。《管 子》——心術篇認為:「書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氣,散心中鬱也。故書家每得以無疾而壽。」這說明「壽從筆端來」之說有一定依據。利用閒暇時間記日記、寫 散文抒發己見,既能鍛煉記憶力,又可紓緩煩躁心情,兼可修身養性,實為一舉多得。不妨依照個人興趣選擇,持之以恆,定能消減壓力,保持健康。
明日的事 明日處理
最後,做人應有豁達之心胸。很多人都在為「明天怎麼辦」而苦思終日。聖經中《馬太福音》道:「所以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憂慮一天當就夠了。」明日的事交由明日處理,放下不必要的憂慮才會使自己享受當下。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逆境面前,更應樂觀地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一味哀怨,亦可向親人、朋友、心理醫生或宗教人士傾訴,尋求支持,寬解身心。
活得健康快樂,是人生的終極追求。在瞬息萬變的二十一世紀,人人都有煩惱和壓力,學會有效地將壓力化解並轉為生活的動力,不但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更可感染身邊人,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願健康快樂常伴你我左右。
作者:方潤華博士
香港著名慈善家及商人,亦為協成行集團及錦華置業有限公司主席;分別擔任方樹福堂基金主席、方潤華基金主席、香港培華教育基金委員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