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围观,更需关爱——八旬“修鞋老爷爷”成网络红人的背后
新华网上海1月25日电(“中国网事”记者罗争光)一个在上海的风雪中修鞋的年过八旬的老人,被传上微博之后,触动了无数网民,大家以“修鞋老爷爷”称呼他并在网络上迅速转发他的故事。
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了解到“修鞋老爷爷”的故事后感慨地说:上海这座城市,需要更多的人情关爱。事实上,针对“修鞋老爷爷”成网络红人一事,更多的网民发出的也是同样的感怀:我们除了围观老爷爷的坚强,更需要给老人以实际的关爱。
一条微博,让“修鞋老爷爷”成网络红人
“修鞋老爷爷”的故事,源于16日晚网友“菲林橙”发的一条微博:“广元西路交大慧谷对面的修鞋的老爷爷,自从我来上海,就一直看见他在那个地方,今跟他聊了几句,80多岁,拿低保,老伴去世了,孩子不在身边,靠修鞋养活自己。寒风中,他哆嗦着工作,还说,‘你不要着急啊,我们是服务行业。’住在附近的同学可以去照顾下他的生意,老人家,不容易。”
“菲林橙”同时上传的照片显示,一名裹着厚厚的陈旧衣服、头戴毛线帽的老人正坐在一个墙角,低着头专心致志修鞋,一堆工具摆放在身旁。
很快,这条微博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短短几天转发量已超过5000次,评论约800条。网友们对于老人纷纷表示“钦佩”和“敬意”,不少网友还表示应该去“照顾一下老人的生意”“多去帮忙”,一些网友更直言希望为老人捐款。
由于老人修鞋的摊点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附近,不少该校学生和老师都曾请他修过鞋,因而“上海交通大学微博”也发帖“希望交大学生多来这里修鞋来帮助这位老爷爷,用点滴行动来实践交大人对社会的感恩与责任。”
媒体的转载,“修鞋老爷爷”的故事被更多上海市民所获悉。“有尊严地活着,向老人致敬”、“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家,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为社会做事情,值得敬佩”、“大家多去照顾老人的生意”……市民的赞许和呼吁持续不断。
一生辛劳,“修鞋老爷爷”是个体“劳模”
在位于上海龙吴路、徐浦大桥附近的间约十平方米的出租屋里,“中国网事”记者见到了“修鞋老爷爷”:戴着照片里的那顶帽子,穿着一件军绿色的外套,右手倚着一根拐杖坐在床沿,眼睛炯炯有神。当他热情地起身招呼记者进屋时,右腿明显有些瘸。看看屋子里大小两把椅子上都放了东西,老人不好意思地用袖子拍了拍床沿,然后拉着记者和他一起坐下聊起来。
“修鞋老爷爷”名叫张天源,他说自己81岁了。他边说边在手上比划着自己的名字。“中国网事”记者注意到,他的右手上缠着白纱布。“这个是去年不小心摔伤的,骨折了,快半年了还没完全好呢。”他解释说,正因为手受伤了,加上下雪天冷,自己最近“上班”也少了。
老人说,他20多岁就开始学修鞋,来上海已经50多年了,如今位于上海广元西路的修鞋摊点,他已经待了30多年。现在,他每天早上约5点钟起床,吃点泡饭,就带着午饭出门。老人表示:“一个月大概挣个千把块钱”。
对于自己的经济状况,老人并没有表达出太多的顾虑:“我一个月房租交300块钱,水电费20多块钱,80只煤球花30块钱,其他就是吃饭、看病买药和零用了,还过得去,只要不害大病。”
“中国网事”记者注意到,张天源的桌子上放着一份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上海市个体劳动者协会于1997年4月公布的“1995-1996年度上海市先进个体劳动者”名单。老人翻开其中一页,指着“徐汇区(5名)”下方列着“张天源 服务业”一栏说“这就是我”。
“这个是市里发的奖,徐汇区的奖我连续拿了七八年呢!”说起自己的获奖经历,老人顿时很自豪,他从床头上拿过来几张荣誉证书,上面记录着“张天源”在1993年、1995年、1996年分别被评为上海市徐汇区“先进个体劳动者”,“还有好几张在柜子里面,没翻出来。”
“我也没什么别的,就是做事情比较认真。”张天源这样评价自己,“我又不会其他手艺,就会修鞋子,只能认真、负责,把人家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好。”老人说,他一直坚持四个字:“待人如己”。
张天源的老伴过世20多年了,此后他也很少回江苏老家。他的大儿子残疾在老家,依靠低保救助生活,有一个小儿子在上海,但并不赡养老人。被问及为什么当初没有向政府部门反映一下自己的情况、寻求一些帮助,而是自己坚持这么辛苦地劳碌奔波时,老人答说“能做得动就自己做,不想麻烦政府,踏踏实实养活自己就行”。
网友在被“修鞋老爷爷”感动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帮助老人能过上好一点的生活。网友“小笨妈”指出,除了照顾“修鞋老爷爷”的生意,“应该有相关部门来扶持一下这么不易的老人”;网友“红逗号”更提醒:“面对迅速到来的老龄化浪潮,我们的社会和我们自己,为将来的社会和将来的自己准备好了吗?”
联系到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更多的网友呼吁:帮助“修鞋老爷爷”过一个温暖的春节!
连日来,不少网友和市民特意前往老人修鞋的地点探望,专业的社工组织也来到老人的住处,希望了解老人生活的困难,并考虑在尊重老人意愿的前提下提供适当的帮扶。
在“中国网事”记者探访张天源老人时,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总干事郭小牧正带领几位社工人员前来了解老人的情况,尝试对他进行适当的帮扶。老人对他们的关心连连说着“谢谢”,却表示并不想回老家,“我在这里挺好的,回去了没人照顾我,修不了鞋也挣不了钱了。”
郭小牧介绍说,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都会以尊重老人的个人意愿为主开展帮扶,而从目前老人的情况看,比较需要尽快干预的是关注他的健康状况,包括腿和手的伤病以及高血压问题;关注他生活上的困难,包括定期的照看,解决他洗衣服、洗澡的困难;给予心理上的关怀,排遣老人的孤独、寂寞;等等。“马上要到春节了,所以首先是尽量不让老人一个人孤独地在这个小小地出租屋里过年,尽快研究一个他愿意接受的方案,让老人平安、开心地过个年。”
“修鞋老爷爷”的自立自强令许多市民感动。而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镜头有不少。一些网友还指出,其实社会上还有很多像“修鞋老爷爷”这样的困难老人需要关注,如网友“小肉丁TVXQ”表示:“在虹口足球场也有一个老奶奶一直出来摆地摊卖那种栀子花茉莉花的,看的也老心疼的”;网友“番茄狗狗”也发帖说“新城市广场那有个80多岁的老太太在卖蛋烘糕,有空大家就去照顾照顾”。
郭小枚说,社会有这样的关注和思考是一种进步的体现,而帮扶“修鞋老爷爷”这样的个案,的确可以为此后探讨以个案带动政策面的研究打下基础,“今后需要探讨如何通过主动摸排了解情况,发现、评估就业中的老年人群,还有其他一些困难人群,展开合理的帮扶和救助,实现社会帮扶救助工作逐渐前移。”
新华网上海1月25日电(“中国网事”记者罗争光)一个在上海的风雪中修鞋的年过八旬的老人,被传上微博之后,触动了无数网民,大家以“修鞋老爷爷”称呼他并在网络上迅速转发他的故事。
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了解到“修鞋老爷爷”的故事后感慨地说:上海这座城市,需要更多的人情关爱。事实上,针对“修鞋老爷爷”成网络红人一事,更多的网民发出的也是同样的感怀:我们除了围观老爷爷的坚强,更需要给老人以实际的关爱。
一条微博,让“修鞋老爷爷”成网络红人
“修鞋老爷爷”的故事,源于16日晚网友“菲林橙”发的一条微博:“广元西路交大慧谷对面的修鞋的老爷爷,自从我来上海,就一直看见他在那个地方,今跟他聊了几句,80多岁,拿低保,老伴去世了,孩子不在身边,靠修鞋养活自己。寒风中,他哆嗦着工作,还说,‘你不要着急啊,我们是服务行业。’住在附近的同学可以去照顾下他的生意,老人家,不容易。”
“菲林橙”同时上传的照片显示,一名裹着厚厚的陈旧衣服、头戴毛线帽的老人正坐在一个墙角,低着头专心致志修鞋,一堆工具摆放在身旁。
很快,这条微博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短短几天转发量已超过5000次,评论约800条。网友们对于老人纷纷表示“钦佩”和“敬意”,不少网友还表示应该去“照顾一下老人的生意”“多去帮忙”,一些网友更直言希望为老人捐款。
由于老人修鞋的摊点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附近,不少该校学生和老师都曾请他修过鞋,因而“上海交通大学微博”也发帖“希望交大学生多来这里修鞋来帮助这位老爷爷,用点滴行动来实践交大人对社会的感恩与责任。”
媒体的转载,“修鞋老爷爷”的故事被更多上海市民所获悉。“有尊严地活着,向老人致敬”、“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家,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为社会做事情,值得敬佩”、“大家多去照顾老人的生意”……市民的赞许和呼吁持续不断。
一生辛劳,“修鞋老爷爷”是个体“劳模”
在位于上海龙吴路、徐浦大桥附近的间约十平方米的出租屋里,“中国网事”记者见到了“修鞋老爷爷”:戴着照片里的那顶帽子,穿着一件军绿色的外套,右手倚着一根拐杖坐在床沿,眼睛炯炯有神。当他热情地起身招呼记者进屋时,右腿明显有些瘸。看看屋子里大小两把椅子上都放了东西,老人不好意思地用袖子拍了拍床沿,然后拉着记者和他一起坐下聊起来。
“修鞋老爷爷”名叫张天源,他说自己81岁了。他边说边在手上比划着自己的名字。“中国网事”记者注意到,他的右手上缠着白纱布。“这个是去年不小心摔伤的,骨折了,快半年了还没完全好呢。”他解释说,正因为手受伤了,加上下雪天冷,自己最近“上班”也少了。
老人说,他20多岁就开始学修鞋,来上海已经50多年了,如今位于上海广元西路的修鞋摊点,他已经待了30多年。现在,他每天早上约5点钟起床,吃点泡饭,就带着午饭出门。老人表示:“一个月大概挣个千把块钱”。
对于自己的经济状况,老人并没有表达出太多的顾虑:“我一个月房租交300块钱,水电费20多块钱,80只煤球花30块钱,其他就是吃饭、看病买药和零用了,还过得去,只要不害大病。”
“中国网事”记者注意到,张天源的桌子上放着一份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上海市个体劳动者协会于1997年4月公布的“1995-1996年度上海市先进个体劳动者”名单。老人翻开其中一页,指着“徐汇区(5名)”下方列着“张天源 服务业”一栏说“这就是我”。
“这个是市里发的奖,徐汇区的奖我连续拿了七八年呢!”说起自己的获奖经历,老人顿时很自豪,他从床头上拿过来几张荣誉证书,上面记录着“张天源”在1993年、1995年、1996年分别被评为上海市徐汇区“先进个体劳动者”,“还有好几张在柜子里面,没翻出来。”
“我也没什么别的,就是做事情比较认真。”张天源这样评价自己,“我又不会其他手艺,就会修鞋子,只能认真、负责,把人家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做好。”老人说,他一直坚持四个字:“待人如己”。
张天源的老伴过世20多年了,此后他也很少回江苏老家。他的大儿子残疾在老家,依靠低保救助生活,有一个小儿子在上海,但并不赡养老人。被问及为什么当初没有向政府部门反映一下自己的情况、寻求一些帮助,而是自己坚持这么辛苦地劳碌奔波时,老人答说“能做得动就自己做,不想麻烦政府,踏踏实实养活自己就行”。
网友在被“修鞋老爷爷”感动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帮助老人能过上好一点的生活。网友“小笨妈”指出,除了照顾“修鞋老爷爷”的生意,“应该有相关部门来扶持一下这么不易的老人”;网友“红逗号”更提醒:“面对迅速到来的老龄化浪潮,我们的社会和我们自己,为将来的社会和将来的自己准备好了吗?”
联系到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更多的网友呼吁:帮助“修鞋老爷爷”过一个温暖的春节!
连日来,不少网友和市民特意前往老人修鞋的地点探望,专业的社工组织也来到老人的住处,希望了解老人生活的困难,并考虑在尊重老人意愿的前提下提供适当的帮扶。
在“中国网事”记者探访张天源老人时,上海新途社区健康促进社总干事郭小牧正带领几位社工人员前来了解老人的情况,尝试对他进行适当的帮扶。老人对他们的关心连连说着“谢谢”,却表示并不想回老家,“我在这里挺好的,回去了没人照顾我,修不了鞋也挣不了钱了。”
郭小牧介绍说,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都会以尊重老人的个人意愿为主开展帮扶,而从目前老人的情况看,比较需要尽快干预的是关注他的健康状况,包括腿和手的伤病以及高血压问题;关注他生活上的困难,包括定期的照看,解决他洗衣服、洗澡的困难;给予心理上的关怀,排遣老人的孤独、寂寞;等等。“马上要到春节了,所以首先是尽量不让老人一个人孤独地在这个小小地出租屋里过年,尽快研究一个他愿意接受的方案,让老人平安、开心地过个年。”
“修鞋老爷爷”的自立自强令许多市民感动。而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镜头有不少。一些网友还指出,其实社会上还有很多像“修鞋老爷爷”这样的困难老人需要关注,如网友“小肉丁TVXQ”表示:“在虹口足球场也有一个老奶奶一直出来摆地摊卖那种栀子花茉莉花的,看的也老心疼的”;网友“番茄狗狗”也发帖说“新城市广场那有个80多岁的老太太在卖蛋烘糕,有空大家就去照顾照顾”。
郭小枚说,社会有这样的关注和思考是一种进步的体现,而帮扶“修鞋老爷爷”这样的个案,的确可以为此后探讨以个案带动政策面的研究打下基础,“今后需要探讨如何通过主动摸排了解情况,发现、评估就业中的老年人群,还有其他一些困难人群,展开合理的帮扶和救助,实现社会帮扶救助工作逐渐前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