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Ming Pou, I think it is good to have the knowledge on collection.
I am the person who like to collect old stuff, but don't know how to organise nor appreciate in a higher level.
【明報專訊】古錢幣、鈔票、舊照片,甚至戲票、車票、書籍、模型,凡與香港有關的,統統是鄭寶鴻的收藏目標。萬事起頭難,但擁有豐富珍藏的鄭寶鴻自言收藏之路很自然。1940年代末出生的他,6、7歲開始集郵,然後是儲錢幣、鈔票,至80年代便開始儲銀鼎,然後興趣愈發愈廣,愈來愈濃。
鄭寶鴻已有6本著作,現正撰寫新的一本。只要是有關香港的,他幾乎都感興趣。「新書關於香港交通,我便收集了很多交通圖片、明信片,甚至模型。其實近十年出入香港大學的圖書館,找了很多香港的歷史資料、憲報,是地氈式搜查!再加上本身藏品,整合出書。」他笑言自己就像個偵探。
偵探喜歡破案的快感,鄭寶鴻亦然。「找到未曾有人發表過的,頓時自我感覺良好!」籌備新書的過程中,他考究到香港的巴士服務其實早於一般記載的1921年,說時語帶興奮,這大概便是他所說的「從沙中挑出金粒」的滿足感。
與其說鄭寶鴻喜歡收藏,倒不如說他喜歡收集歷史和故事。近十年來,他不時往圖書館裏鑽,翻憲報、舊報紙,覺得有用的便抄下,或是影印存好。數十本筆記簿,填寫得密密麻麻,「1947.3.6 英殖民地部核准本港成立市政局,逐漸接管現行政府職權,統治港九……」,又在旁邊記下「此時已有『市政衛生局』」。「政府考慮應否選用女陪審員」這一類看似較偏門的新聞,他亦記錄在案,簿面則仔細貼上食肆、工業、股票及影相館等分類標籤。
在密密麻麻的舊報道影印中,他以熒光筆仔細做記號,「青山酒店開始營業」、「本年10月將發行新郵票」等。那細而密的字,一段段擠在一塊,鄭寶鴻就是這樣將歷史知識累積,豐富他鑑證的資料庫。
「我的心得是『搵料、搵料』。『料』不會找你的,要你自己找,做研究。」鄭寶鴻也看參考書,但他鑑證時倚賴的,是切實的報紙。「盡信書不如無書!參考是需要的,但自己找料才是最重要!」他認為,以歷史鑑證歷史,才能發掘別人未找到或誤報的。
——摘自《明報》〈鄭寶鴻 本土史偵探〉,2009.01.12
(文章經編輯刪節)
【明報專訊】前亞洲電視執行主席張永霖認為,一般市民,只要願撥出100萬元積蓄,學習做收藏家,便可視為人生中的另類投資,究竟當收藏家,應該怎樣入門?張永霖稱,可以從小型收藏品著手,例如銀幣、紙幣、郵票、手表、鼻煙壼或古董,但收藏品必須「賣得出」,否則收藏只會變成消費。他主要收藏字畫、刻章。
他強調,投資藝術品最重要是選擇「有市有價」的收藏品,隨時可以變賣。投資藝術品,同時為個人修養增值,「你買股票,會心思思留意著股市,沒時間留意其他東西。但投資藝術品,你會看書、到博物館了解藝術品的來由、歷史背景等,擴闊你的視野」。
他認為,買字畫不應集中於賺錢。以他的藏品為例,他於98年買入一幅黃賓虹的作品,由8萬元升到現在100多萬元,他並沒有出售,因為他預計不會找到同樣心水作品。門外漢又如何選擇適當的作品?他稱要看創意、美觀、筆法,更重要是自己喜歡,他的藏品,由數百元法國地攤買的鋼筆畫,以至數萬元拍賣會買來的大師作品,都是他的心頭好。
不過,投資藝術品,如何知道買入不是假貨呢?張永霖全靠「藝術盲公竹」熊海。52歲的熊海是當代書畫家,其作品曾入選當代香港藝術雙年展,現於香港大學業進修學院當客席教授教中國繪畫。張買畫前,會邀請他鑑辨一下。他稱讚張是認真的收藏家,「他會找很多書畫研究,又經常到外國看畫展,培養很好的觀察力,一看便知好壞」。
他指有些收藏家只吩咐代理蒐羅名作,但從沒看過畫作,最終對自己的藏品一竅不通。他認為有心做收藏家,必須要真心喜歡藝術作品,多看畫家的生平、風格,才可提高對藏品的認識。
——摘自《明報》〈投資收藏品 100萬就夠〉,2009.09.14
明報專訊】■郵票
一般只要翻查郵政目錄便可考究到年份。有說儲郵票,一定要有郵戳,以助考究年份。
■鈔票
較早期的鈔票,大部分沒有發行年份,但有些特徵是必然具備的,包括發行銀行、鈔票編號、圖案及經理簽署。鈔票上的圖案,一般為時任的王室人員,進一步考究鈔票上簽署的是哪名經理,翻查憲報,找出經理時任的年期,然後再根據編號,推斷該鈔票發行的年份。
■明信片及舊照片
明信片及照舊片比鈔票和郵票更缺資料,要做的工夫也更多。除要了解香港歷史外,亦要運用更多對比。
■鑑別好幫手:舊報紙、憲報
《中外新報》及《華字日報》屬香港開埠初期的中文報紙,除了粵港兩地及海外的消息,也提供清廷消息,並載有政府憲示、船舶消息、貨價行情等,成為考究香港歷史的重要工具。
至於香港政府憲報,已有超過160年歷史,憲報刊載的內容甚廣,包括委任令、各部門公告、條例草案、行政命令,甚至公共啟事等。由於歷史悠久、資料齊全,屬可信性極高的「官方資料」。
——摘自《明報》﹕
〈憲報舊報 收藏家好友〉、〈鑑證實錄〉,2009.01.12
(文章經編輯刪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