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31

【新聞點評】口罩短缺經濟學

from HKFinance

瘟疫肆虐,口罩頓成「硬通貨」,比磚頭、黃金、鑽石、Bitcoin更加令人瘋狂。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昨日欣然宣布,當局已促成800萬個口罩供港,並正接洽另外2400萬個,即最多達到3200萬個,但只夠全港市民用4日左右。
實際上,全球每日口罩產量約2500萬個,僅及地球人口0.35%,假若有十幾億人突然每日都要「戴罩」,短期內肯定供不應求。不說不知,台灣現為世界上第三大口罩生產基地,港府不妨跟蔡英文總統商討,引入一些貨源救急。
全球日產量僅及0.35%人口
根據國家工信部資料,2018年全球衞生用途口罩產量約91億個,即平均每日約2500萬個,中國內地佔約50%,屬最大生產地。即便如此,以中國14億人口,在瘟疫蔓延時,假設每人每日要用一個口罩(最理想是用兩個,數小時更換一次),難免會嚴重短缺。
尤須注意,所謂「衞生用途口罩」也分很多檔次,由主要用來對付花粉、塵埃的海棉口罩和活性碳口罩,到能夠阻擋飛沫的外科口罩,以至於現在全城瘋搶,可以過濾95%以上病毒的N95、N99(99%)、N100(100%)口罩。據粗略估算,在全球口罩產量當中,N95及以上級數僅佔約一成,格外稀缺。(筆者按:根據香港衞生防護中心建議,面對武漢肺炎疫情,市民在普通社交場所使用一般外科口罩即可,不一定要用N95。)
當然,上述的全球口罩產能屬一般情況下數字,其生產技術要求(包括N95級數)並非太高,所需物料主要是纖維,只要增聘工人,加開生產線,踩油24小時趕工,不難在短期內顯著提升產量。工信部部長苗圩日前透露,中國即將可把每日產量增加至2000萬個左右,儘管這仍遠遠不足應付14億人使用需求。
至於香港,經過八十年代「去工業化」後,目前本地企業口罩產量近乎零,主要來自懲教署每日出產約5萬個(即將改為24小時運作,增產至7萬個)。難怪特首林鄭月娥早前要為了口罩向中央政府求救,張建宗又四出頻撲籌措貨源。然而面對疫情危急,口罩供需失衡演變成環球結構性問題,中國內地自己的口罩也嚴重不夠用,大家都在頭痛。
港府不妨向台灣求援
不說不知,台灣現為全球第三大口罩生產基地,僅次於中國大陸和印度,去年每日產量約188萬個。蔡英文昨日表示,當局已協調廠商採用3班制、24小時趕工,預料新年假期後可增產至每日420萬個。當地經濟部部長沈榮津更稱,將會協助廠商增聘勞動力,包括引進外勞,料可進一步增產至每日600萬個,相當於中國大陸去年每日產量之一半。
考慮到台灣現時並非疫情重災區(主要「受惠」於大陸當局去年8月已全面叫停赴台自由行),加上當地目前還有逾4000萬個口罩儲備,隨着蔡英文政府增產措施奏效,相信基本上可滿足寶島本地民眾需求。港府不妨考慮向小英求助,嘗試引進一些貨源救急。雖然台灣行政院院長蘇貞昌上周五(24日)已宣布暫停口罩出口一個月,如果一個月後供需情況有所紓緩,或有餘力對外救濟。再者,中華民國現行憲法列明,香港(及澳門)仍被視為其「固有領土」,且獲列為「有別於中國大陸其他地區之特別區域」;所以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台灣若把口罩輸往香港,按理說有別於一般「出口」。
速建工場趕製不是夢
中期而言,中國內地身為最大口罩出產地兼需求地,且屬「世界工廠」,始終只有靠自己才可扭轉供需狀態。學外交部部長王毅話齋,中國將用「制度優勢」和「舉國體制」抗擊疫情。既然能用幾日時間建成「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那麼三扒兩撥搭建幾座「口罩超級工廠」不是夢(或可請Tesla馬斯克幫手)。
在此之前,香港人唯有自求多福,元秋議員「蒸口罩」循環再用太科幻奇情,多留在家中減少用量較實際,同時期望疫情和庸官盡快遠離,正如毛主席詩句:「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earch This Blog

About Me

A tiny dust in the uni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