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6

新聞點評】中國經濟最大壞消息


信報財經新聞    高天佑tyko@hkej.com



踏入2016年,中國經濟噩耗頻傳, 令人心慌;不過,最大的一個壞消息卻受到不少人忽略,就是去年內地新出生人口只有1655萬,較前年減少32萬,而政府原估計會增加逾100萬,換言之遠遜預期。這除了會重創長遠的勞動力、人口紅利及市場規模,更重要是反映中國人在歌舞昇平之下,對前景其實缺乏信心,恐將令中國提早陷入人口老化和收縮的「日本化」困局。

去年出生人口遠遜預期
內地自2014年起放寬「單獨二胎」,即夫婦只要其中一人是獨生子女,便可免受「一孩政策」限制,獲准生育第二胎,因此當局原本估計,新生人口將在2015年迎來小高峰。去年初在「中國人口形勢分析與展望研討會」上,國家計生委指導司負責人楊文庄便估計,當年的新生人口將較2014年增加逾100萬人。
豈料國家統計局上周四宣布,去年出生人口只得1655萬人,不但未有「增長逾100萬人」,反而減少32萬人,差距很大。難為同一個楊文庄在回應時還說「出生人口變動在預期範圍之內」,內地不少官方媒體也禁不住揶揄他的「預期範圍」實在太寬闊,更甚於經常「搬龍門」的股市分析員。
此外,去年是「十二五」(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收官年,今年則是「十三五」的開局年,當局原預期「十三五」每年出生人口介乎1750萬至2100萬;雖說這已是很「闊」的「龍門」,但觀乎最新趨勢,恐怕連其下限也難以達到。
翻查資料,內地在1949年後有過兩次「嬰兒潮」,分別在六十年代及八十年代;在後一次「嬰兒潮」,每年出生人口高達2500萬人,但此後便拾級而下。據最新統計,中國內地的總和生育率(TFR,每名婦女生育兒女總數)只有1.55,不但低於世界平均的2.5,也遜於OECD發達國家平均的1.8。

「未富先老」快速老化
一般來說,TFR要達到2.1才可避免人口收縮,而中國的「男多女少」尤其嚴重(適婚男性比女性多出3000萬人),因此TFR目標需要訂得更高,但現時遠遠未能達標。作為比較,英國(1.89)、美國(1.87)及歐盟(1.6)等發達經濟體的TFR都高於中國內地,較低的只有出名人口老化嚴重的日本(1.4)、香港(1.18)及台灣(1.12),因此很多人形容中國的人口結構為「未富先老」。
在這方面,中國當局常被詬病為「後知後覺」,一直不肯取消「一孩政策」,直到2014年才放寬「單獨二胎」,冀可帶來出生人口小陽春,可惜如上所述遠遜預期,故此才在去年12月臨急臨忙宣布,自今年起放寬「全面二胎」,但也可能已經太遲。
中國現時生育率低落,最大的限制已不是「一孩政策」,而是很多人連第一胎也不生,甚至連婚都不結。2014年的粗結婚率(即每1000人口的結婚宗數)較2013年大降0.34,至僅9.58;雖然2015年數據尚未公布,但觀乎社會上的不婚、晚婚風氣日益流行,可預期難有顯著反彈。
不婚和晚婚的背後有很多原因,例如包括住屋在內的「結婚成本」高昂(香港人應該深有同感),以及在現代社會觀念下,很多人逐漸不覺得結婚是人生必須做的事,即使長期獨身或同居也沒什麼問題;再加上人們對LGBT等性別多元的態度日漸開放,均是全球面對結婚率和生育率受壓的共同因素。
當然,各國也各有自身原因,例如中國的環境日益污染,以及對醫療、教育和政治體系缺乏信心,均可能令人們不太願意或「夠膽」生兒育女。畢竟在不再講求「人多好辦事」的現代社會,一對夫婦是否樂意生孩子,很大程度反映了他們對這個世界及所處社會的前景是否樂觀。
不少人也感受得到,雖然內地近年「內需」消費增長強勁,但大多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追求短期快感的享樂消費;而這種歌舞昇平,不代表人們對長遠前景真的樂觀。
有趣的是,楊文庄解釋去年出生率低下時,歸咎於去年為農曆羊年,而中國傳統上有「十羊九不全」(即屬羊者命途多舛)等說法,以致很多人「避生羊寶寶」。此一解釋已被很多內地媒體批駁,例如對上兩次羊年(2003和1991年)的出生人口都有所增加;而且楊文庄早應知道去年為羊年,但在去年初仍估計出生人口會增加逾100萬,因此生肖因素實難掩飾當局的錯誤預測,以及出生人口減少之危急。
退一萬步講,即使楊文庄所說的羊年效應確實存在,但今年是猴年,傳統上並非不宜生育的年份,再加上「全面二胎」已自1月1日起實施,因此若然今年的出生人口仍無起色,則不但「十三五」目標肯定落空,更反映了中國的「不生育」問題非常嚴重,勢必重創人口結構。當局原本估計,中國人口在2030年才會出現負增長,但按目前趨勢,恐將提早陷入人口老化和收縮的「日本化」困局。正因如此,今年最值得關注的指標,並非GDP增速、出口總額或銀行壞賬,而是有幾多個BB出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earch This Blog

About Me

A tiny dust in the uni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