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0

今日穀雨 雨生百穀

是日天氣 預告: 有雨, 符合節令

今日穀雨  雨生百穀

    今天(二十日)是“穀雨”節氣,其取義為雨水漸多,各種穀類作物可以播種。
    二十四節氣是綜合天文學、氣象學,以及農作物生長特點等多方面知識而創立,便於人們分時段掌握農事活動。在二十四節氣中,祇有三個節氣不以天文、氣象規律來命名,而是以農時特點命名,依次為穀雨、小滿、芒種。

    寒潮活動基本結束

    衆所周知,早春時節,春雨貴如油。剛結束的“清明”節氣,已普遍出現雨紛紛。諺云:“清明斷雪,穀雨斷霜。”可知“穀雨”節氣到來,我國的寒潮活動基本結束。隨着大江南北降雨量逐漸增加,更適宜穀類農作物生長;即使是北方地區,已進入播種移苗的季節。

    元代學者吳澄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稱:“蓋穀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農諺云:“雨生百穀,此之謂也。”廣東得天獨厚,春暖早臨,一個多月前的“驚蟄”節氣便開始浸穀,到了“穀雨”節氣,全省各地的禾秧種植完畢。

    一個歷史知識:軒轅黃帝的史官倉頡“始製文字”,這是輝煌璀璨的中華民族文化偉大創造發明。由此,倉頡成為了中國神話傳說中重要人物。

    古代典籍《春秋緯》説倉頡“四目靈光,實有睿德,生而能書……指掌而創文字,天為雨粟,鬼神哭,龍乃潛藏。”後世更演繹成為驚天動地泣鬼神的故事:因為倉頡造字有功,感動天帝。當時廣袤的大地正遭遇災荒,天帝命令天兵天將,打開天宮糧倉,下了一場穀雨,天下萬民遂得救。

    倉頡去世後,安葬在其家鄉白水縣史官鎭(今屬陝西省渭南市),邑人建廟奉祀,並把祭祀倉頡的日子,定在“穀雨”節氣日這天,稱為“穀雨”節。

    回到現實生活,源遠流長的茶文化,亦為“穀雨”節氣增添亮色。相傳“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茶葉從藥用、飲用變為品飲,唐代的“茶聖”陸羽及其《茶經》是一座豐碑,將品茶昇華為中華文化一部分。
 
    明代在品飲茶葉上發生一次巨大變革,其特色之一,是刻意追求茶葉原有的特質香氣和滋味,將唐代的餅茶、宋代的團茶,改變為炒青條形散茶,直接用沸水冲泡。這是茶葉史上一大創舉,由此綠茶、紅茶應運而生。

    茶中珍品“穀雨茶”
    錢塘(今杭州)人許次紓的專著《茶疏》,是有明一代公認為最好的一部茶書。該書論述採摘茶葉的最佳節點時指出:“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是以後世便有了滋味鮮爽而耐泡的“穀雨茶”,其最宗者,還有一個苛刻要求,必須是“穀雨”節氣日上午採摘的嫰芽葉。民間說其有清火、明目功效。
    “穀雨茶”大受追捧,中國茶葉學會等部門倡議,將每年“穀雨”節氣日這天,作為“全民飲茶日”。
    本報記者 楊永權 MACAO DAILY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earch This Blog

About Me

A tiny dust in the uni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