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17

時事•議題﹕反政府示威浪接浪 埃及變天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05:05

【明報專訊】2011年伊始,世界政局相繼出現不穩。繼北非國家突尼斯「茉莉革命」成功,前總統本阿里(Zine al-Abidine Ben Ali)的獨裁政權倒台後,另一個北非大國埃及的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亦失去總統寶座,首都開羅等地爆發逾30年最大規模反政府抗議活動。示威延續18天後,穆巴拉克宣布下台,暫由軍方掌權。

一國之動盪,為何引起國際社會關注?

■埃及知多點

戰略地位﹕埃及是西方國家在非洲大陸和阿拉伯世界的橋頭堡之一,長期擔任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談的中間人角色。

埃及位處非洲大陸通往歐亞大陸的唯一陸地連接點,境內全長192公里、連接地中海及紅海的蘇彝士運河(Suez Canal),更是全球貨物運送樞紐,全球超過三成石油途經此處,來往歐亞的貨船若不經過此運河,就要多花3星期繞過南非的好望角。

政治狀况﹕過去有美國在背後大力支持,現年82歲的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在位30年。他在2011年2月承諾不會參加同年9月舉行的下屆總統選舉,不過在國內外壓力下,穆巴拉克終於當地時間2月11日宣布下台。暫掌權的軍方已解散國會,並於半年內交出權力予新的民選政府。
早前外界盛傳穆巴拉克會「讓位」予47歲兒子賈邁勒(Gamal)。賈邁勒從政逾10年,雖是執政民族民主黨高層,卻沒有公職,且他欲透過經濟改革來建立民眾認同,但經濟增長未令人民真正受惠,加上民眾厭倦穆巴拉克政權,拖累賈邁勒不得民心。

人口狀况﹕埃及7900萬人口中,三分之二在30歲以下。根據2006年人口普查,埃及人佔99.6%,其他國籍人士佔0.4%。宗教方面,九成人信奉回教,主要是遜尼派的信徒,其他人是基督徒。
社會狀况﹕因為政府貪腐問題嚴重人民生活貧困,四成人每日收入少於2美元(約15.6港元)埃及30歲以下的青年人佔全國失業人口九成,不滿情緒早已醞釀。而且許多人對2010年議會選舉舞弊不滿,加上近期物價持續上漲,以及鄰國突尼斯革命成功,成為是次示威的導火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Search This Blog

About Me

A tiny dust in the universe.